补肾类
熟地黄:滋补肾阴,调经血
山茱萸:补肾固精,强壮筋骨
杜仲:补肾壮腰,强筋健骨
桑寄生:补肾益精,固精缩尿
巴戟天:补肾壮阳,益精填髓
调经类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柴胡: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香附:理气止痛,调经安胎
促排卵类
鹿茸:补肾壮阳,促排卵
紫河车:补肾填精,促排卵
菟丝子:补肾固精,促排卵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益精
女贞子:滋补肝肾,乌发明目
其他
艾灸:温经驱寒,疏通经络
针灸: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中药灌肠: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宫腔环境
中药外敷:刺激局部穴位,疏通经络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不孕不育需要辨证论治,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中药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耐心服用。
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怀孕后应立即停用中药。
促排卵类处方: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熟地黄、白芍、川芎、炙甘草
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
八珍汤:党参、熟地黄、白芍、茯苓、炙甘草、川芎、当归、白术
温宫类处方:
艾附暖宫丸:艾叶、附子、当归、白芍、川芎、炙甘草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白芍、炙甘草
附子理中丸:附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益气养血类处方:
归脾汤: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炙甘草
黄芪建中汤: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
十全大补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炙甘草、黄芪、枸杞、熟地黄
调经类处方:
逍遥丸:柴胡、当归、芍药、白芍、甘草、川芎、白术、茯苓
四物汤:当归、芍药、白芍、川芎
坤宝丸: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
其他处方:
益母草膏:益母草、红糖
阿胶:阿胶、黄酒
三七粉:三七粉、蜂蜜
注意:
中药治疗不孕不育需要辨证施治,具体处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专业中医师开具。
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寒凉食物,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中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耐心坚持服用,定期复诊,听从医嘱。
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的中药:
补肾调经类:
鹿茸
枸杞子
菟丝子
仙灵脾
补骨脂
活血化瘀类:
当归
川芎
红花
桃仁
益母草
温经散寒类:
艾叶
姜末
桂枝
附子
益气养血类:
阿胶
人参
黄芪
党参
白芍
其他:
益母草
黑豆
乌鸡白凤丸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注意:
中药治疗不孕不育需要经过中医师辨证论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
部分中药可能与西药相互作用,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
怀孕期间不得擅自服用中药。
中药治疗不孕不育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操之过急。
中药调理不孕不育的方子
方子一:
党参 30g
黄芪 30g
白术 20g
茯苓 20g
当归 20g
川芎 15g
白芍 20g
甘草 10g
功效:补气益血,调理月经,促进排卵
方子二:
菟丝子 30g
女贞子 30g
旱莲草 20g
益母草 20g
当归 20g
川芎 15g
白芍 20g
枸杞子 15g
功效:滋阴补肾,养血通络,促进卵巢功能
方子三:
巴戟天 20g
杜仲 20g
山药 30g
淫羊藿 20g
肉苁蓉 20g
菟丝子 20g
枸杞子 20g
功效:补肾壮阳,提高精子质量,改善精子活力
方子四:
海马 15g
海参 20g
蛤蚧 10g
枸杞子 20g
当归 20g
川芎 15g
白芍 20g
茯苓 20g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壮阳,促进精子生成
用法:
以上方子均可每日一次,煎服。
连服 12 个月,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中药调理不孕不育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宜服用。
以上方子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