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砂整形机的噪声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在75~110分贝之间,具体取决于设备类型、工况条件和降噪措施。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主要噪声来源
破碎冲击噪声:物料与转子、反击板或衬板的高速碰撞(主要噪声源)。
机械摩擦噪声:轴承、传动装置(如皮带、齿轮)的运转摩擦。
空气动力噪声:风机气流或高速旋转部件产生的气流扰动。
振动传递噪声:设备振动通过底座或钢结构传导放大。
2. 典型噪声范围
| 设备类型 | 噪声水平(分贝) | 备注 |
||||| 立轴冲击式制砂机 | 85~110 dB | 高速旋转(6080m/s)导致较高噪声 |
| 锤式整形机 | 90~105 dB | 锤头打击物料产生强烈冲击噪声 |
| 对辊式整形机 | 75~90 dB | 相对较低,但物料硬度影响较大 |
| 涡流整形机 | 80~95 dB | 气流噪声显著 |
3. 降噪关键措施
设备设计优化:
采用封闭式转子结构(如立轴制砂机的“石打石”设计)。
使用橡胶或聚氨酯衬板缓冲冲击噪声。
隔声与吸声:
安装隔声罩(可降低10~20 dB)。
生产线布置隔声墙或吸声材料(如矿棉板)。
减振处理:
设备基座加装减振垫或弹簧隔振器。
管道柔性连接减少振动传递。
管理措施:
定期维护轴承、润滑部件,减少机械摩擦噪声。
避免超负荷运行,控制进料粒度均匀性。
4. 环保标准参考
中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要求:
工业区昼间≤65 dB,夜间≤55 dB(需通过降噪措施达标)。
欧盟EN ISO 3744标准对工业设备的噪声限值更严格(部分机型需≤85 dB)。
5. 用户建议
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机型(如配有变频调速、优化流道设计的设备)。
安装时:确保设备远离敏感区域,或规划封闭式生产车间。
运维时:定期检查磨损件(如抛料头、衬板),破损部件会增大噪声。
如需具体设备的噪声测试报告,可联系制造商提供工况实测数据。
测量制砂整形机的噪声水平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相关标准,以下为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测量准备
仪器选择:使用符合国际标准(如IEC 61672)的 声级计(至少1级精度),配备A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声音的感知)。
校准:测量前用声校准器(如94dB/1kHz标准声源)校准声级计,确保数据准确。
环境要求:
背景噪声应比被测机器噪声低至少10dB(若差值在3~10dB,需按标准修正)。
避免强风、反射面(如墙壁)干扰,必要时使用防风罩。
2. 测点布置
根据 GB/T (等效ISO 3744)标准:
半球面测量法:以设备为中心,半径1米的假想半球面上布置测点(至少5个点,包括正前、正后、左右两侧及顶部)。
高度:距地面1.5米(模拟人耳高度),距设备表面1米。
工况条件:设备应在 最大负荷 和 典型工作状态 下运行,确保数据代表性。
3. 测量步骤
1. 开机前:先测量背景噪声(设备关闭时)。
2. 运行测量:
每个测点记录 等效连续A声级(Leq),采样时间不少于30秒。
若噪声波动大,需延长测量时间或计算 Lmax(最大声级)。
3. 数据修正:根据背景噪声差异修正结果(如设备噪声与背景噪声差3dB时,需减去3dB修正值)。
4. 数据处理
计算所有测点的平均值,作为整体噪声水平。
频域分析(可选):通过倍频程或1/3倍频程分析噪声频谱,识别主要噪声源(如轴承、冲击振动)。
5. 标准参考
中国标准:GB/T 、GB/T 17248.32018(机械噪声测量)。
国际标准:ISO 3744(声功率级测定)、ISO 4871(噪声标签要求)。
6. 降低噪声的建议
若测量结果超标(如超过 85dB(A) 职业接触限值),可采取:
加装隔声罩或消声器。
检查设备紧固件,减少振动传递。
优化转子平衡或冲击部件材料(如橡胶衬板)。
安全防护:测量人员需佩戴耳塞,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
记录细节:包括设备型号、转速、负载、测点位置及环境温湿度。
通过以上方法,可准确评估制砂整形机的噪声水平,并为后续降噪改进提供依据。如需更严格的认证(如CE标志),建议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