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整形外科主要处理由烧伤、创伤、先天畸形或后天疾病导致的皮肤、软组织及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以下是该领域最常见的疾病和问题分类:
一、烧伤相关疾病
1. 热力烧伤
火焰、热水(烫伤)、蒸汽、高温物体接触等导致的皮肤损伤。
分度:Ⅰ度(表皮层)、Ⅱ度(真皮层)、Ⅲ度(全层皮肤坏死)、Ⅳ度(累及肌肉/骨骼)。
2. 化学烧伤
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引起的组织损伤,常伴深层坏死。
3. 电烧伤
电流通过身体导致局部焦痂和深层组织(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4. 放射性损伤
长期放疗或辐射暴露导致的慢性溃疡或皮肤萎缩。
5. 吸入性损伤
呼吸道烧伤,常见于密闭空间火灾,需紧急处理。
二、创伤后畸形与缺损
1. 瘢痕增生与挛缩
烧伤或创伤后瘢痕挛缩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如手部、颈部、腋窝等)。
2. 慢性创面与溃疡
压疮、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等难愈性创面,需通过皮瓣或植皮修复。
3. 软组织缺损
车祸、机器伤等导致的皮肤、肌肉或骨骼暴露,需皮瓣移植。
三、先天畸形
1. 体表出生缺陷
唇腭裂、耳廓畸形(小耳症)、并指/多指畸形、巨痣症等。
2.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婴幼儿血管瘤、淋巴管畸形等,可能影响外观或功能。
四、后天获得性疾病
1. 皮肤肿瘤切除后修复
黑色素瘤、鳞癌、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的创面重建。
2. 感染性皮肤坏死
坏死性筋膜炎、Fournier坏疽等需清创后整形修复。
3. 医源性损伤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等。
五、美容相关修复
1. 烧伤后外观修复
面部或暴露部位瘢痕的光滑化、色素矫正等。
2. 器官再造
鼻、耳、乳房等缺损的再造手术。
典型症状与治疗目标
急性期: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植皮/皮瓣覆盖。
恢复期:瘢痕松解、功能康复(如支具、物理治疗)。
整形修复:改善外观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若涉及具体疾病或治疗选择,建议由专科医生评估个体情况。
烧伤整形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烧伤、瘢痕、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先天性畸形等,其典型症状如下:
1. 疼痛:根据烧伤深度不同,疼痛程度各异(浅Ⅱ度烧伤疼痛剧烈,深Ⅱ度及Ⅲ度可能因神经损伤疼痛减轻)。
2. 皮肤改变:
Ⅰ度:红肿、干燥,无水疱(如晒伤)。
Ⅱ度:水疱、渗液,基底红润(浅Ⅱ度)或苍白(深Ⅱ度)。
Ⅲ度/Ⅳ度:皮革样焦痂、炭化,感觉消失。
3. 全身症状:大面积烧伤可导致休克(低血容量)、感染(发热、脓性分泌物)、电解质紊乱等。
二、瘢痕(疤痕)
1. 增生性瘢痕:红色隆起、质硬,伴瘙痒或疼痛,持续数月到数年。
2. 瘢痕疙瘩:超出原伤口范围的增生,常见于胸背部,可能持续生长。
3. 挛缩性瘢痕:关节部位瘢痕收缩导致活动受限(如手指屈曲畸形)。
三、皮肤软组织缺损
1. 创伤或感染后缺损:
开放创面、组织缺失,可能伴坏死或感染(红肿、渗液、异味)。
2. 压疮(褥疮):
好发于骨突部位(骶尾、足跟),表现为皮肤溃疡、坏死,深达肌肉或骨骼。
四、先天性畸形(需整形修复)
1. 唇腭裂:出生即见的嘴唇/腭部裂开,影响进食、发音。
2. 并指/多指畸形:手指融合或多余指体。
3. 血管瘤/脉管畸形:皮肤红色肿物(草莓状血管瘤)或青紫色肿块(静脉畸形)。
五、术后并发症(如皮瓣移植后)
皮瓣坏死:移植皮肤发黑、无血流。
感染:红肿、化脓、发热。
血肿/血清肿:局部肿胀、波动感。
注意事项
烧伤急救:立即冷水冲洗,避免撕脱水疱,Ⅲ度以上需紧急就医。
瘢痕管理:早期使用硅酮制剂、压力疗法或激光干预。
功能康复:深度烧伤或挛缩瘢痕需结合物理治疗防止关节僵硬。
若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烧伤整形专科,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