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整形知识

美容院合伙开展微整形项目是否合法(美容院合伙开展微整形项目是否合法呢)

作者:陈玺越    时间:2025-07-20


一、美容院合伙开展微整形项目是否合法

在中国,美容院与个人或机构合伙开展微整形项目的合法性需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关键法律要点及建议:

一、法律要求

1. 机构资质

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中包含“医疗美容科”。

美容院若无此资质,即便与有资质的机构合作,仍可能因超范围经营被查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 人员资质

操作者需为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医生,且执业范围需包含相关专业(如整形外科)。

护士或其他人员单独操作属非法行医(《执业医师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3. 项目范围

微整形(如肉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线雕等)属于医疗美容,普通生活美容机构禁止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

二、合作模式的法律风险

违法合作情形:

若美容院仅提供场地或客户,由第三方医师操作,但机构本身无医疗资质,可能被认定为“出租牌照”或“非法行医”,面临罚款、停业甚至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合法合作前提:

合作方必须为正规医疗机构,且所有操作在该机构场所内由合规医师完成,美容院不得直接参与医疗行为。

三、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

无证开展医美项目,可被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万元以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九条)。

刑事责任:

若造成消费者重伤或死亡,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最高判刑十年以上。

四、合规建议

1. 资质获取:

美容院若想开展医美项目,应申请转型为医疗美容机构,或与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合规医美机构深度合作(如设立分诊点,但需卫健部门审批)。

2. 合同审查:

合作协议需明确责任划分,确保医疗行为由持证方全权负责,避免美容院承担连带责任。

3. 消费者提示:

需明确告知服务属医疗性质,签署知情同意书,保存完整病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五、特别提示

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专项打击非法医美,重点查处“工作室”“美容院”等非医疗机构开展注射类项目。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如卫健委官网)查询合作机构资质。

结论:单纯以美容院名义合伙开展微整形不合法,必须通过具备医美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建议寻求专业法律及医疗合规顾问指导,规避风险。

二、美容院合伙开展微整形项目是否合法呢

在中国,美容院与医疗机构或医生合作开展微整形项目的合法性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下是详细分析及建议:

一、核心法律依据

1.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微整形(如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线雕等)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必须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开展,且操作人员需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质。

美容院仅持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无权开展任何破皮或侵入性项目,否则构成非法行医。

2.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

未取得医师资质的人员实施微整形,或机构无合法资质,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最高10年有期徒刑)。

二、合作模式的合法性判断

合法情形

若美容院与正规医疗机构合作,并满足以下条件:

医疗行为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由合规医师操作;

美容院仅负责客户引流或术后护理(非医疗行为);

双方协议明确分工,避免虚假宣传(如宣称美容院可“打针”属违法)。

非法情形

美容院直接提供微整形服务(即使医生“挂靠”);

合作方为无证“黑诊所”或游医;

使用来源不明的药品(如走私针剂)。

三、法律风险提示

1. 行政处罚

非法开展医美可被取缔、罚款(《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99条,最高违法所得20倍罚款)。

2. 民事赔偿

若操作失误致消费者伤残,需承担高额赔偿。

3. 刑事风险

造成严重伤害的,可能触犯非法行医罪或销售假药罪。

四、合规建议

1. 资质审查

确认合作医疗机构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含“医疗美容科”。

2. 明确分工

美容院仅限推广,所有医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内完成。

3. 药品合规

确保药品器械具备NMPA认证,留存采购记录。

4. 合同规范

聘请律师起草协议,明确责任划分,避免连带责任。


美容院不可自行开展微整形,但与正规医疗机构合作引流(不涉及医疗操作)可能合法。实际操作需严格遵循“医美分离”原则,建议咨询属地卫生监督部门或专业律师,规避风险。

Ξ 相关文章